如何评价第五届湖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hbcpc 2023)? -云顶yd2223线路检测
30 个回答
来到武汉大学后的每年春天,我都会期待这样一场比赛。
第一年我作为参赛选手,领到了帆布袋、衣服、纪念品等伴手礼,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以及许久未见的老朋友。
第二年我作为命题人,出了一道让大家体验没有那么好的题目,因为边界情况太多。每当我发现一个新的corner case,都会抱有一丝欣喜,好像是一件艺术品的雕琢。
第三年我作为滚榜工具人,把滚榜的惊喜、遗憾和快乐带给参赛选手。终榜揭晓前其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我们有十分强大的hls和来自hust的朋友们,这些锅在短时间内都得以解决。
每一段代码都是一段旋律,每一场比赛都是一首金曲。
希望明年还有机会参与/组织我能见到的第四场湖北省赛,贡献微小,深表惭愧。
隔壁队长 写的好诗情画意,那就让我这个大老粗来写点大白话吧(
感谢主办方武大对本次比赛在各个方面的辛苦付出,也要感谢承办方华科对本次比赛出题以及其他工作的付出,以及这次验题过程中特别感谢轩神、、懋神、 等许多验题人的对本次题目的巨大贡献,在验题的过程中不仅修了很多的bug并且还对很多题目本身进行了许多的优化。并且当然肯定少不了金主爸爸华为对本次比赛的赞助以及各方面的支持,让这次湖北省赛能够有这么大的规模以及这么正式的规格。在此友校也是衷心祝愿武大能够成功申办icpc区域赛办赛资格!除此之外,圆圆 滚榜有三年前那味儿了(仓鼠队长牛逼!)。
(夹带私货环节:作为侯老师 的小迷弟,我只想说侯老师赛高!)
第一次做大型线下赛事的工作人员(出题),也是我校第一次参与xcpc系列比赛的承办,说实话我还是挺期待和兴奋的。这算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追求——在大型比赛里面进行出题和组织工作,这次算是真圆梦了。这个也算是华科历史上第一次承接这种公开度很高工作(其实去年办的校赛和新生赛也很努力,但是感觉宣传力度和了解程度上不如这次),当然马上就会有第二次——2023年暑假牛客多校,也算是为我们的多校打一个小小的广告。
作为本场比赛最良心出题人,我出了fh两题,是所有出题人里平均难度最低的一个,可能算是通过人次数目最多的出题人(存疑)。当然我显然原意并不是这样,只是我出题水平确实堪忧所以只能出这种水水的题供大伙儿开心一下了。f题这题其实是有一个渊源的——去年10月中旬武大新生赛的f就是字符串,然后一周后我们的新生赛里我临时起意把字符串题也换到了f,今年省赛“原定”的串串题于是也移动到了f。
f题这题也是纯纯对脑电波题,结果我自己还对不上——我原定做法是真想让选手研究下manacher的性质的,然后我还真实现了这个做法——用类似manacher的做法建立线性条边,然后种类并查集一波带走,写了我好久。其实这题真这么出还挺有意思的,对你理解manacher还是很有帮助的,结果没想到懋神来了十行神秘小做法,研究字符|的回文长度直接秒杀,于是这题成功从mid变成了easy中的easy,说实话还是有点小失落。inverse题算是个系列,后面还有一些inverse题会在多校跟大伙儿见面的。
h题这题原来的题目甚至intended solution就是二进制拆位做,结果大伙儿一致认为不能放二进制拆位过,一定得注意到本质不同的个数只有根号个的性质,要我改成一个看起来很想fwt但是如果你真fwt你就输了,但你又不能因为式子太复杂就直接去想这件事儿的签到题。然后想来想去最后决定把三个乘起来,恶心拆位选手就行了。最后发现评测机好像跑不过带log的做法,虽然赛中真有人拆位拆出来但是t了,但是这事儿好像还是有点歪打正着了。这题和21年ccpc威海g题很类似,当时这题我差点用了多项式,所以印象深刻。
当然大伙儿最后看到的出现了7个题的walk alone,那是因为我造了7个题,并且本场比赛基本每个题都是我核查过一遍,尽量把题面写短写的没歧义。虽然最后还是有了一点点的小锅,但是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是过了30 个队伍了。于是全场为数不多的几个clarification中有两个都是因为我的问题而发出来的()。
在出题过程中其实有不少的小花絮,限于闭幕式上的时间关系就都没有透露出来。首先这个m题自不必多说,这里面的样例也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大家懂得都懂,与良心的湖北省赛形成了鲜明对比(关注湖北省赛谢谢喵,免费还发奖金,打完就上,欢迎各位来vp)。b题最开始出题人跟我说“我有个签到的idea你看要不要”,然后给我递过来了一个数位dp。我起初就是正常造题,反正一开始啥题都没。结果等题都造完了,要组题的时候发现这题非常的hard,以至于验题的时候就好多人不会写。那个时候这题还是个人畜无害的t=10的简单数位dp题,随便写写dp就能过的一个题。结果在验题人的加强下直接开大了100倍,于是这题就变成了这个分拆数的dp。最开始这题tag标成easy把组题人都吓坏了,说你们都是这么定义难度的吗(
以及我在写题面的过程中,出现了无数的语法错误,典中典的都快上语法改错题了,例如:
he defines a function f(u,v), which d denotes something.
let f(x) be the maximal occurence of number x's demical expression.
he then gives you a sequence, the i-th of which denoting something.
第一个是which->where,第三个是没发现后面是个非限定从结果写成了非谓语动词。第二个其实是最离谱的,为啥十进制缩写dec我能写成demical,并且没有一个验题人发现这是个错误单词(大雾),并且occurence要双写r的也没双写(这个其实最离谱的是我问我要润的室友他居然给我拼了个occuence出来,更加迷惑了)。温馨提醒,refer、prefer、occur等单词在变形的时候末尾的r都要双写哟(大雾)。这就是过六级并且六级还不低的出题人的英语水平(bushi)。还好最后的gramma check把这些问题都查出来了,但是其实最后j题还是有个三单没改过来。
这场比赛从出题人到验题人都感觉难度梯度有点离谱。其实最开始的一版难度直追noi级别(被戏称为湖北省选),签到数目要比这少3个,中途调整难度换下去了好多个mid和hard(有一个hard移动到了多校,关注云顶yd2223线路检测华科的牛客多校谢谢喵)。中途侯老师一直在说出难了出难了得弱化,最后我们移动走了一个防ak,然后我就对着五个hard犯了难——a题精妙的费用流转最大流放大了时限真就糟蹋好题,e题构造30->60那就失去了电路板的美(bushi),gl两题防ak,单一个g题就把jls卡了两个小时,d大数据结构甚至在很长时间都没人写第二份ac的代码,又和c题联动,所以就动不得——感觉是一个题都弱化不动。最后决定把这些题都留下来了,不要浪费出题人精妙的idea。前六个题又很水,基本拼手速。这个其实主要照顾湖北省内选手的水平,尽量多给点签到让大伙儿都有参与感。不过这种难度设置对中档选手体验就很差了,基本签到6题做完就只剩下bi两个中档题过渡下了,后面几个题我们一度悲观的估计只有冠军选手做。结果发现ddl战神在内的一众wf选手和省内的冠军队也都没能打入这最难的五个题。
在正赛过程中,出题人们出了修锅回答乱七八糟的clarifications还是干了不少有意思的事儿的。比如众多选手不好好读题,看的我高血压。于是我在机房长啸——please read the statement carefully! 然后侯老师专门把我说这个录下来了。以及在看榜途中看到holyk只有三题,忍不住嚎了一嗓子“holyk怎么倒了”也被侯老师录了下来。并且在有一段大伙儿都没啥交题的空档期几个出题人直接凑了一桌手搓打了一圈牌,并且以东二局华科成功击飞武大提前结束战斗。本来说在颁奖前放一放这些vlog的,结果发现来不及剪切这事儿就搁置了。
本场比赛还有幸邀请到了几个wf队,所以这次也有幸能见到几位ec才能见到的稀客 等人。我们其实也邀请了杜老师希望能够来,但是最后没有邀请到,但是带了几个小朋友来。这些小朋友们是真的太猛了!并且这次省赛也算是个难得的面基机会,昨天赛前holyk拉我唱k把我唱到累麻了,holyk比我还能唱,而且唱的好好听。这下被完全偏序了,狠狠自卑了/kk(bushi)。
并且本场比赛还专门引入了chatgpt(真有个队叫chatgpt带我们写代码这个队的),并通过了三个题,超越了1/4的选手。这下真的是被chatgpt带着写代码了(bushi)。
可能正赛打完之后就没人关注到热身赛了。这次热身我们从过往的题里面随机了几道出来,并且为了创造交互题于是将仓鼠快速签到给改造成了交互。当年这题是中文题面,为了改造成英文我活活翻译了三个小时,并且把这题乱七八糟的数据 交互器 checker全给重写了一遍。最后发现这题的题面写到最后已经变成了xxx,完全读不下去,只能靠30次交互来直接猜过去。当然这题本意就没想让你好好读题,就是让你暴力嗯猜随便过的题,主要是让大家熟悉下交互的流程。可能部分学校的队伍没写过交互题,于是有不少队把standard input理解成了直接在clarfication中提交答案以求获得jury的回答(他们认为这是standard input),直接给我们都整懵了。
这次热身赛c题是个线代题,从我们新生赛d题()里面挖过来的一题。我原以为这题是个签到题,结果一看热身最后只ak了12个,小朋友也被这个线代题直接gank麻了,前期带榜的选手直接被线代题送走了。
其实虽然我在这里把筹备工作写的很欢乐和愉快,其实背后的工作真的挺辛苦。首先是想idea然后造题,造题过程中经常想出一些做不出的题,并且造数据需要构造corner case,还得防止乱搞;然后等出题结束,出了好多题又得选题,尽量平滑难度(个人认为这件事比出题本身更难)。之后找人验题,在验题过程中看到各种乱搞,为了卡假做法又卡时限又加数据以及各种改题面修锅。这得特别单独感谢开局的前几个验题人,要面对一个接近区域赛难度但题面一堆锅,并且还没有榜的比赛去验题,工作量比任何正式赛选手还要大的多。最后对题面做grammar check,然后把这些题从polygon移动到domjudge,搭建环境,根据新评测机环境对每个题调整时限,最后几天因为来不及了每天折腾到一两点。出题人在背后的工作艰辛程度丝毫不亚于幕前的筹备人员。
这次我校能够承办湖北省赛,对于我校来说确实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其实我深知华科在这类事情上一向经验匮乏,也找不到很多机会能展现。并且过去三年确实断代严重,很多资料和经验上完全性断代,别人口中说的“祖传代码”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片空白。当然这些事情其实对我或者对整个华科集训队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但是可能确实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或者说这么长久以来的热爱吧,让我觉得去用爱发电,去真真正正做一些什么,对我来说让我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所以我去年恢复了校赛,并且努力去办好这一年集训队的每一次大型活动。当然这事儿主要功劳在现在我校集训队的各位 等人(找不到知乎账号不好at)对我校出题和组织各种比赛和活动等事情上的大力支持。可能等到我们能真的能主办这类大型活动的时候我早已away from xcpc多时,但是我还是希望在我这里栽下一棵树,从我这里开始一点点积累,希望后人能乘到前人的凉,或许也就够了吧。
有这样一场比赛:无报名费,无名额限制,有伴手礼,有奖金,线下赛,午餐汉堡 鸡块 蛋挞,有滚榜,有实体奖牌,它是_____。
队友好像不怎么写小作文,正式队伍冠军挂件浅答一下。作为20年开始打xcpc,完整体验了三年线上的老苟 ,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今年湖北省赛的体验除了比赛场地以外的所有标准都可以对标区域赛,很担心我们学校这次参赛的22新生对区域赛站期望过高 。
题目的话,可做题很多(高情商),除了评测机波动以外,题目本身没有什么大锅,让我惊讶的是这套题22新生的表现比21要好。今天比赛我也是稳定发挥,罚时数>过题数,写了2个题罚了4发,内鬼实锤 。整场的历程,前2.5h陆续过题,i因为写了个rho一直t,交了3发才想起来质因子都在1e7范围内;后2.5h罚坐,ea在最后10min内把比较暴力的b做法交上去过了。总的来说打完以后感觉很吃瘪,鉴定为不训练导致的。
利益相关:武汉大学 icpc 集训队 2021 级副队长,本届湖北省赛工作人员。
首先,恭喜本次省赛获得了圆满的成功,感谢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所有台前幕后为此付出努力的朋友们。没有你们,我们无法为大家奉献一场如此精彩的赛事。
正如队长 所说的那样,我们办赛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办一场能够对标区域赛乃至 ec final 的 ccpc 省赛。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去年省赛不得不在线上举行。今年是全面正常恢复线下办赛的第一年,我们希望能够为湖北省内各高校提供一次良好的算法竞赛体验,让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无论来自何方、水平如何——都能尽情享受算法竞赛的乐趣。在此也要感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本次赛事提供赞助支持,从而缔造了史无前例的免费参赛这一神话。
是的,我们办比赛的目的非常纯粹,不为盈利,只为创造一个弘扬传播算法竞赛精神的平台,促进湖北省各高校之间的算法交流,从而实现湖北省算法竞赛的长足发展和共同进步。事实上,命题人员和志愿者都有一定的劳务报酬,但其余工作人员几乎是无偿义务劳动。
当然,办赛的过程也遇到了一些挑战,除了技术上的困难,还要学会与许多不同方面的人打交道。这一个月来,集训队的同学们都共同努力,在办赛中积累经验,成长了许多。
作为现役算法竞赛选手,参与赛事组织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会希望在比赛中得到什么样的体验?这种代入感让我们尽可能在各种细节之处把比赛办得更令人满意一些:免费参赛、伴手礼、午餐、奖金等配置,都是出于这样的动机。
与此同时,也正是这种同理心,让明明没有亲自参赛的我,也能在选手们过题时感到振奋,在滚榜时一起欢呼。我想,这是算法竞赛的魅力带给我们的感动之处,也正是算法竞赛联结我们的根源。
办好一次成功的比赛需要发挥各种能力:命题需要智力,环境配置需要技术(在此感谢毕业学长 提供服务器支持),财务需要严谨细心,处理选手报名数据等制作各种表格需要耐心,搬运分发物资需要大量志愿者……没有人能独自完成这项庞大的工程,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辛苦了。
大家的好评反馈让我感到欣慰。如果我的奉献能够让大家收获快乐,那我很庆幸它值得。
希望我们的这份心意能够传达到各位选手,让大家对这次比赛满意。当然,如果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也欢迎告诉我们,让我们吸取经验和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
很珍惜与大家相逢的两天时光。让我们相约,明年珞珈山再见。
双非大四白兰人(白兰到早上9点才来写小作文),感谢出题组的友好爽a场(),三个差不多半年没练习老东西啃老底拿到人生第一块银牌,非常感谢!
参赛体验非常良好,从个人角度看整个比赛过程没有出任何问题(前年时空回溯),午餐和饮料超出预期,在此感谢主办方的组织。
开局正常签完到后,和所有人一样开c,但开始没读到 every second,all white points that are 4-neighbors of at least two black point will turn black
,相当于以为题意只有一秒的turn black要将所有涂黑,假了半天,在一个小时中一边手玩和打表一边看着榜怀疑自己:签到题这么复杂?!终于在开场一个半小时,队内大爹重读题面,才发现漏洞,赶忙过了。
接下来就顺畅起来了,h是比较经典的 \sqrt{n} 分组,除了因为手滑打成 #define ing long long
,爆了一发int,没出现什么错误过了,此时大爹已经把k的结论推出来,上机顺便把j的模拟一起秒了,随后我把f题 |
的性质找出也a掉。h到f4题,因为难度比较接近,码量都不高,整个过程大概在40分钟内,这种体验让我梦回2020济南(事件相关:当时`颁奖典礼到此结束`前一名)。后面的i题,因为练习不足,一直到结束也没想出正解。开的其他题也因为不熟知识点(树套树)而无从下手。
最后6题在算法竞赛最后一舞获得人生首银,感谢主办方圆梦(t ^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