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学”为何惹了众怒?-云顶yd2223线路检测
如果要评今年春晚最受欢迎的节目,那必然是小尼主演的《对不上的卡片》。
而要说观众参与度最高、产生的思维碰撞最激烈的节目,就非《上春山》莫数了。
节目热度从春晚当天延续至今,登上数个热搜。“春山学”的人气已经直逼娱乐圈经典的甄学、花学。
“春山学”到底是什么?舞台上的c位之争,这一次为何令普通人也为之破防?
“春山学”成春晚最大热点?
今年春节,与春节档热度平分秋色的,要属互联网人尽皆知的“春山学”。
事件的起因是白敬亭、魏大勋和魏晨的春晚节目《上春山》。
歌很好听,歌词也很有韵味,化用多首古诗,朗朗上口。
但出圈的并不是歌曲本身,而是它的舞台呈现。
有网友质疑《上春山》的舞台走位应是三人轮流c位,这样更符合“上山”的主题。
但在魏大勋独唱时,白敬亭却站在原地没有移动,直到魏晨独唱时,他才和魏大勋一起“下山”,将c位交给魏晨。
在此基础上,网友还发现白敬亭彩排和定妆照时的穿搭都是白色系,正式登台时却换成了黑色。
紧接着的央视演播室后采,他又换成显眼的红衣,有博眼球的嫌疑。
各路大神逐帧解析《上春山》舞台,从各个角度分析白敬亭的舞台走位、伴舞的动作、魏大勋的反应和魏晨的表情,还找到了多个彩排版本进行对照。
官方发出的节目视频中手动实现三人轮流c位、央视主持人采访时说的“你好像用尽了力气都不知道怎么让大家看到你和听到你”以及谢娜反复强调的“你们彩排和今天穿的一样吗?”都被看作是对白敬亭的贴脸开大。
一时之间,白敬亭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大家都觉得他在春晚舞台上暗使手段、背刺同事。
目前,他的社交平台已经掉粉20多万。
但“抢c位”事件的影响仍在持续扩散。
网友为何这么在意“春山学”?
“春山学”为何惹众怒?
“春山学”能获得高关注度,原因之一就是它是在春晚上发生的,全国观众都在看。
龙年春晚其实看点不怎么多,白敬亭、魏大勋和魏晨三位又是圈子里比较红的艺人,自然是一众网友们的重点关注对象,“春山学”也成了全国观众过年的热门social话题。
而且“春山学”已经不是单纯的明星之争,还深深戳中了普通观众的情绪痛点。
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人,所以大家狠狠共情了。
大家对“春山学”反响激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重要场合出风头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团队整体的利益。
有被生活毒打过的网友拆解了“春山学”的“歹毒之处”,让人读之后怕。
辛苦的不仅是魏大勋、魏晨这两位前台表演嘉宾,普通打工人也一并受了牵连,这令不少网友破防。
事件发酵后,有网友说:男朋友因为这次事故,被叫回北京开会,春节假期泡汤。
还有网友表示:老师参与了晚会直播工作,一个团队都被牵连。
在后续的采访中,白敬亭提醒魏大勋“差不多得了”。
这也让不少人想起学校、职场里遇到的那些别人工作掉链子,自己帮忙扫尾,还可能要平摊背锅的糟心事。
不过说到底,明星之所以会出现“争c位”“抢番位”的情况,还是因为自我定位错了。
大家为何争来争去,又该用什么样的价值观来对待舞台艺术?
番位之争的背后
其实“抢c位”这事在娱乐圈也算屡见不鲜,只是之前一直停留在影视剧的范畴。
时不时就会有明星因为“抢番位”登上热搜,前阵子于正还为此搞出了“旋转番位”,来解决番位难题。
“抢番位”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
番位是人气与地位的象征,是娱乐圈对明星扛剧能力与商业价值的一种虚拟“评估”。
番位越靠前,明星就能获得越多钱和资源。
对团队来说,番位排序可以作为抬高自家艺人,打压其他艺人的手段。
流量经济和饭圈文化流行后,饭圈对番位的重视,也倒逼了很多明星及其团队争番。
制作公司对于番位之争一般是比较无奈的。不过由于争斗引起的风波可以提高剧的热度,所以也有公司会故意模糊番位,诱导争端。
但争番往往“弊大于利”,作品和艺人都容易遭到“反噬”。
对于明星来说,舞台是展现才华和魅力的地方,也是与观众建立情感连接的桥梁。
明星应该尊重舞台艺术,将其视为一种职业与责任,而不是仅仅看作赚钱的手段。
敬业是一个明星对舞台最基本的尊重。
投入时间和精力来排练和准备,尽量呈现高质量的表演,这才是明星对待舞台应有的专业态度。
明星也要尊重观众,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同时要爱惜羽毛,避免自身被过度商业化。
此外,真诚是明星与观众建立信任的重要基石。
所谓真诚,说白了就是“有人味”,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不做作、不虚伪。
当镜头前的人是在透过镜头跟另一侧的观众交流、而不是纯粹表演时,观众也会回馈同样的真诚。
其实,在观众看来,明星踏踏实实提高业务水平、认真营业比啥都强。
与其在撕番大战中“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明星们还不如沉下心来,认真磨砺出几个有口碑、有国民度的角色。
番位是一时的,作品跟角色是永久的,一切最终都应该为舞台、为作品服务。